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我是刘备 > 第二十九章:切中肯紊

第二十九章:切中肯紊(1/2)

上一章重生之我是刘备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第二十九章:切中肯紊

直到这次众人商议结束,刘备也没有想出一个能让黄承彦为自己出谋划策的办法,而刘备也不敢造次,他知道,自己现在实在没有能拿得出手的条件来招揽黄承彦。好在历史上的黄承彦始终不曾成为谁的臣子,这就表示今后还是有机会招揽他。

“老黄,今日得你来,有何计策,还不速速道来?”荀爽迫不及待的问道。

“实不相瞒,此事实无解决之道,承彦此来,并无良策。”

众人都知道黄承彦素来不喜做伪,既是他如此说,那便真是无计可施。不由都是一阵失望。

黄承彦看看众人神情,呵呵一笑,“承彦虽无解决此事之道,然诸位大人却在此事上大有可为。若是措施得当,此事之弊端或可消弭于无形。”

“此话怎讲?”王允听得一愣,不解的看着黄承彦,“还请老黄为我等详说一二。”

“承彦请教各位大人,大汉之钱粮收缴运作在何处?”

“自武帝太初设大司农起,我朝钱粮税收事项皆由大司农汇总。年终造册报陛下。大司农之下,又分设若干职事官,分管收入、储存、调度诸事,又于各地方设太守,督管专管财政的丞,县有县令,管一县之事。县下设乡,乡有啬夫。啬夫须了解全乡民户的贫富、丁壮的多少,土地的肥瘠和zhan有状况,然后按户等差、劳力强弱,评定各户应负担的赋役。”荀爽滔滔不绝的说了出来。

“我朝税收可升降之进项有几处?”黄承彦依然不肯打开闷葫芦,反而一脸兴趣盎然的继续问荀爽。

“我朝财政主要为缗钱令(此处是套用西汉武帝的制度,因为东汉末年宦官当权,加上灵帝贪钱,所以时常朝令夕改),内地关税和国境关税,有买卖抽税,又有更赋、口赋,专卖之资,还有地方献贡和纳酎金等入项。其中可升降者只专卖之资、地方献贡和纳酎金三项。”

“既如此,承彦放肆,试为诸位大人一一解之。先说专卖之资,我朝专卖主要在包括盐、铁、酒三类:

盐铁为山川、井、池所出,高祖立朝之初,朝廷采取放任政策,任民采铸,官府只征收少量的税,作为皇室收入的来源;如系在皇族、王侯封地之内,盐铁税为封君征收,作为封君、公主的私奉养。不想由于利之所在,豪富权贵争相竞取,致使公私受困。武帝时,改为专卖,由朝廷直接控制,朝廷才开始从中获利。

对酒实行专卖却始于武帝天汉三年,起先由御史大夫桑弘羊建议“榷酒酤”。十七年后改专卖为征税,每升税四钱。

此三物专卖,一则可将商人之利收归朝廷,可使朝廷有充足之资,又无需向百姓别外征税,实乃‘有益于国,无害于人’,二则,可杜绝豪商诸强成奸伪之业,遂朋党之权,不利于朝廷。”

黄承彦说到这里,眉头一皱,微微叹了口气。

“老黄,此中有何不妥之处?”问话的是荀爽。

“专卖虽好,可惜我朝管理盐铁的官吏多为盐铁商人,经营不善,往往产品质量低,价格昂贵,贫民买不起。尤其铁器质量粗劣,又无选择的余地。盐铁因此收入下降,最后伤的还是朝廷。”

“地方献贡和纳酎金又如何?”王允饶有兴趣的看着黄承彦。刘备心中一动,知道这些都是王允等人日常熟捻的事情,原本不需要黄承彦说得如此详细,王允这么问。分明是给了正在学习经国之道的他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想到这里,刘备不禁感激的看了王允一眼,却不料王允也正看他,两人相视一笑。

“地方献贡是指各诸侯王、郡国把他们本地生产的特产,定期或不定期地贡纳给朝廷。贡献数量,由各诸侯、封君自定。但除了重灾之年经特许免贡外,每年都要贡献。

酎金指皇上在每年八月祭祀宗庙时,各诸侯在参加助祭时所献的金钱,交纳数额,诸侯、列侯各以其辖区的人口数计算,每千人献金四两,人口不足千口的也交四两。在参加助祭时,将金交少府。至于九真、交、日南则用长九寸以上的犀角及瑁甲一,郁林用三尺以上象牙及翡翠各二十,代替金四两之数。从原则上说,酎金不具有税的性质。”

说道这里,黄承彦看了刘备,微微一笑。刘备晓得,黄承彦已经洞悉了王允的用意。因为在座的众人都对这些了如指掌,单单只有他对此还很陌生,所以黄承彦解释的时候也就不厌其烦的说得这么详细。

“老黄道此三者可有可为之处?”桥玄知道黄承彦一旦说完三者,就要回到正题上来了。

“不错,此三者皆有可为之处。”黄承彦点点头道。

“如此老黄快快说来。”这次连皇甫嵩也感兴趣了。

“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先说后者,诸位大人可假托祥瑞,上达天子,请天子往谒宗庙,同时分付各诸侯王、郡国提前献贡交金,这样不大不小也是一笔收入,或可填付当前不足一些。”

“这不是欺骗陛下么?”皇甫嵩疑惑的说。

“向来宗庙之资不入国库,如今国家有难,不能让他们也为国家分忧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重生之我是刘备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