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我是刘备 > 第三十八章:事有两难

第三十八章:事有两难(1/2)

上一章重生之我是刘备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第三十八章:事有两难

雁门关头,所有人都看向刘备,等待他对是否救代县做出一个决定,而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让刘备十分犯难。

刘备犯难有两个原因,一是他现在的身份只是掌符节的外交使臣,如果擅自领兵,很容易被朝中别有用心的人说成“擅专诛杀”,以灵帝对他的忌惮,这件事肯定能做出很多意想不到的文章出来,更何况他现在还从和连手中取回了麟月刀,这是光武皇帝的宝物,一定要尽早送呈给灵帝,否则便会被视做有“匿宝之心”,这两个罪名加起来,不但刘备自身难保,还会牵连到王允等人,甚至有可能把刘虞牵扯进去。

刘备的另一个难处在于士兵。现在雁门关上的士兵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原本驻守于此的兵马,共计四千多人,这是绝对不能调动的兵马,;另一部分则是刘备目下手中的五千兵马,这其中还包括了晋阳借来的四千兵马。

如果单纯是平定一个地方的叛乱,五千兵马应该是绰有余裕,不过这次显然有些吃力,因为在代县叛乱的不是汉人,而是乌桓人。

说起来,这次乌桓叛乱与刘备也有很大的关系。刘备与和连最后的商谈结果中有在酒泉、雁门与右北平等地设立边市的内容,鲜卑可以在边市中获得极大的好处。和连迫不及待的要以这个消息向族人表现自己的能力,因此这个消息在三天之内传遍了雁门附近的鲜卑部落。

鲜卑可以与汉朝共设边市的消息同时也传到了乌桓和匈奴人的耳中,有“特殊照顾”的南匈奴倒还好,乌桓与鲜卑一向互有攻掠,自然不能指望在边市获得利益,于是几个乌桓部落便想趁机发难,希望刘备在他们的压力下也与乌桓开边市。没想到第一天也就几个部落滋事,到了第二日居然就已经扩大到将近四十个部落,同时一些迁徙到代县的罪徒也趁机发难。按照代县县令在告急文书中的说法,光是围攻代县的乌桓人就有一万六千多人,而城中守军只不过才三千。

刘备盘算了一下,代县肯定不会只向雁门一处告急,相信云中、定襄、五原、渔阳这些地方都已经收到了代县的告急文书,如果他不救代县,最多拖上几天,一定会有别处派兵去救。

“莫若君侯回京,代县之事交付云长与公明前去,事毕之后,着二人将兵马还到晋阳也就是了。”戏志才在一旁劝道。

刘备缓缓摇头,“若今日备不顾而去,日后纵然无灾无祸,备心亦实难安。料想此处去代县不远,未若我等速速前去,平定之后即刻便行,则回京时日也拖不了。再者,备若不顾而去,焉知朝中无人说我妄食君黍?先生勿再劝阻,备主意已定。”

戏志才知道再劝也是无用,微微苦笑一下,“既是君侯决意如此,戏某愿为君侯谋之。”

刘备大喜,忙道“先生请说。”

戏志才唤军士取来地图,指着代县道,“代县位于代郡之中,地广而人稀,汉蛮混杂,而尤以蛮为众多。君侯若是率兵前往代县,则无非以城池固守。此时正值隆冬,代县能得粮草几何?若是其他郡县救兵迟迟不到,则我军危矣。兵法云‘敌主我客,唯于直入,务其一处,使敌散而制’,君侯何不直击乌桓滋事之首要部落?如书信之言,此次率先滋事之部落在马城,离雁门不过两日路程,只要将此部落一举成擒,则其众必散去。”

“好一个擒贼擒王之计,备便如先生所言。”刘备大喜过望,大声传令道,“赵云何在?”

“末将在。”赵云应道。

“今派你统帅一千人为先锋,直趋马城,不得有误。”

刘备又道,“徐晃何在?”

“在。”

“今派你统帅一千人为后队,可速调集五日之粮,沿途补给不得怠慢。”

刘备转头看看关羽,就见关羽嘴唇微颤,分明是心切对自己的分派。“云长便随在我身旁,守护中军之职非轻,云长须倍加小心。”

关羽听说自己不能独自领军,脸上立刻流露出失望之色,戏志才站在一旁看见刘备脸上似笑非笑,顿时若有所悟,不由也微笑起来。

**

大军疾行了两天,终于到达马城之前。

马背上,刘备正在举目远眺,身后戏志才策马跟了上来。

“先生找备有事?”刘备这两日一直在等戏志才找他说关羽的安排,没想到戏志才始终不说,倒让刘备有些诧异。

“君侯深喑用将之道,志才何必多言。”戏志才说完,与刘备相视一眼,彼此都感莫逆于心,不由一起微笑起来。

“先生以为云长堪大用否?”刘备看似漫不经心的问道。

“志才尝与云长闲谈,我观其才具可堪一郡之任,以其武艺而言,非黄将军不能敌也,不过其人心高气傲,虽御下以宽厚却不得邀其心,日后若不能收敛傲气,恐有大祸。”戏志才知道刘备问得目的,回答的也就十分详尽。

“先生所言不错,若云长多些磨砺,可为世之良将”刘备长叹一口气道。关羽的傲气可谓“名传千古”,但是有一点:关羽的傲气不是没有资本。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重生之我是刘备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