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我是刘备 > 第七十二章:长安密议

第七十二章:长安密议(1/2)

上一章重生之我是刘备章节列表下一页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第七十二章:长安密议

高顺缓缓摇头,明确的表达出他不赞成吕布单独入城。

姑且不论孰为正统孰是谋逆,单是两军对阵之时,一方的主将就不能盲目的孤身犯险。

“只是若不进城,只怕难定是非。”吕布犯难的看着高顺。

“又何必验看传国玺,”高顺神色黯然的说道,“即便大皇子手中之玺是真的又如何?除非大皇子真能平定宇内,并绝攸攸之口,否则你我皆是乱臣贼子之名。一世恶名也还罢了,只是大丈夫一身热血当付于恩主,国士待我,我当国士报之;仇寇视我,我亦仇寇视之。高刺史只知敛财聚富,何曾一日以我等为近属?吕将军莫非忘记了河内的许彧尚在监视我等,今日之事,两日内必为此人所知,则我等彼时归于何处?”

吕布怔怔的看着高顺,他没有想到平时一向沉默寡言的高顺居然一口气说出这么一大段话来。

“依我之见,我等不如降了朝廷。”高顺转头看向洛阳的方向,“吕将军若依然归顺高颖,只需将我的人头献上。以将军之能,杀回河内当可勉力一试。河东董卓有名马一匹,名为赤菟,异日将军可借来一用,或可洗雪今日战败之辱。”

“布焉有此心?”吕布连忙摆手道,“你我情同骨肉,布若借你的人头邀宠,岂能苟立于人世?此事不必多言。今**我一同归于朝廷便是。”

“且慢,”高顺摇头道。“你我虽降,不过却非降于刘备,乃是归降朝廷。”

吕布愕然看着高顺道,“这是为何?”

“刘备爵封汝南公,掌天子印,代行天子诏,已无官阶可定。若非大皇子事起,只怕早已封王显贵。如此势大权重。只怕将来会生贰心。我等一次为逆臣,难道次次为逆臣不成?”

吕布面色一凝,点头道,“你说的正是,我等只可降朝廷。”

“下马吧,”高顺笑了笑,扭头向刘备这边高声道。“并州军马愿降朝廷,请汝南公代行受降。”

**

洛阳城下上演着一幕猛将归降地好戏的时候,长安城中也在进行着一场生死较量。

大司农袁槐在八月初收到了京师廷招,擢他为太仆,加封邑两百户,而与廷诏同时送到的还有一封濮阳的来信,是袁绍遣人取路上党送来的。后一封书信虽然早了二十来日送出,可是毕竟不很方便。所以居然和廷诏在同一天送到了袁槐面前。

“依逢先生之见,老夫当如何处之?”袁槐看着几上的两封书信,皱着眉头问眼前站着的逢纪。他知道袁绍不会随便派个人来送信,所以这个叫做逢纪地人必定是袁绍的心腹。

“此是家国并处之事,本非纪所能言之。然纪尝闻假途伐虢一事,不知司农大人有何感想?”逢纪笑了笑。

袁槐不禁一愣。他没有想到这个送信地逢纪不但是袁绍的心腹,同时还是个极有见识的人。想到这里,袁槐小心的问道,“不知元图先生在濮阳任何职?”

“纪不才,恬为军前谏议一职,实则尸位素餐。”逢纪飒然一笑。

袁槐知道袁绍帐下多是能人异士,能在他的帐下担任军前谏议,那就表示这个逢纪与袁绍依为智囊的田丰相去不是太远,当下赶紧站起身来,向逢纪一拱手道。“适才不知先生大才。致多有怠慢,还请先生勿要见怪。”

“岂敢。”逢纪忙一躬身,“司农大人爵同三公,乃是国之重臣,又得四海之望,纪本小子,怎敢受司农大人之礼。”

“先生勿需自谦,”袁槐笑道,“此番还请先生为我一决。”说着,他用手指了指几上的两封书信。

“此又何必决之,”逢纪笑道,“纪虽鄙薄,未闻有疏亲人而亲仇寇之理。朝廷以此诏示司农大人以恩,此恩实寡而无味,其意只在长安。今天下三都,两位皇子各居其一,唯长安不知所向,此天下无不观望之时,若长安归于邺都,则天下百姓无不知大势所趋,敢不为大皇子效忠而继之以死?则袁氏一门显贵当指日可待,司农大人何愁无封邑之厚,且能享千古美名。反之,若司农大人归于洛阳,则难免绝于亲人,而长安若归刘备之手,大人以为尚能得保富家翁否?”

袁槐怔怔地看着逢纪,缓缓摇头。

“彼时,大人上不能致才具于社稷,下不能安家室于翼护,宁不愧乎?”逢纪一口气说完,双眼灼灼的看着袁槐。

“元图先生之言甚得老夫之心,奈何长安眼下缺兵乏将,如何处之?”袁槐叹了口气。

“纪来时闻北海侯言长安兵马,也略知大概,今不揣卑微,试为大人言之。长安久为帝都,有精锐兵马不下十五万,分驻于长安、扶风、冯翎、商县等地。治郡之中有张济、徐荣为辅,此皆虎狼之士。今曹操虽得南阳,然武关有张邈与鲍信二人守卫,只须不下关出战,料想不会有失。况南阳新占之地,而曹操兵少,故实不足为虑。弘农之地虽在刘备之手,然河东董卓亦非易与,河内吕布更是骁勇善战,弘农、洛阳、孟津、河南至此已难有作为。刘备以皇甫嵩守虎牢,此人虽善用兵,但北海侯亲率大军镇于官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重生之我是刘备章节列表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