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下文学 > 都市小说 > 重生之我是刘备 > 第八十七章:四面楚歌

第八十七章:四面楚歌(2/2)

上一页重生之我是刘备章节列表下一章
有声小说,笔下文学在线收听!
孤军深入、腹背受敌了。

“文若,你看何时会下雪?”刘备静静的站在一个小山坡上,冷不丁的问身旁地荀彧。

“这个…”荀彧怔了一下,抬头看着天空。徐徐说道,“依彧之见,最迟不过明天傍晚。”

“好,那就让士兵们明天中午饱餐一顿,准备晚上攻城。”

“主公不可,”荀彧摇头道,“文若是请主公夺城。而不是攻城。”

“夺城?”刘备愕然地看着荀彧,他这两天一直在盘算着怎么在下雪地晚上攻城。想出来不少主意,现在忽然听荀彧这么一说,有一点措不及防。

“正是夺城,”荀彧弯腰挪过一块大石头,一边说道,“主公,这是长安城。”

刘备玩心大起。帮着荀彧将那大石头周围地地面上划出一些印痕,同时说道,“霖晋、扶风、这是武关,这是河东,我们在这里……”

两人手忙脚乱的忙活了一番,终于画好了“长安地图”,刘备看着他们的杰作,哈哈一笑。

“主公。”荀彧笑道,同时用手指着临晋,“明日袁槐所派兵马必定前往临晋,照时间上看,多半是午前出发,傍晚攻城。袁槐不会亲自带兵。故一定会将粮草扣在手中,我军只要横向两军之间就可,如此一来,袁槐所派大军必定军心大乱,主公趁机攻之,则此战可稳操胜券。接着再以我军将士扮做败军回长安城,只要诱开城门,袁槐即便周身是手也堵不住我大军破城之势。”

“原来你是这么个夺城法,”刘备笑着晃了晃脑袋,“看来我们可以在长安赏第二场雪了。”

“主公。”荀彧欲言又止的看了看四周。确定没有人在一旁之后才低声说道,“此番夺得长安之后。主公不妨暂驻于长安,不必急着回京师。”

刘备一愣,不知道荀彧这话是意思,但是他知道荀彧素来言不轻出,这么说一定有缘故,当下低声问道,“文若不妨说说看,为何我暂时不宜回京师。”

荀彧的脸上闪过一丝痛苦的神情,“主公,文弱有难以说出口地苦衷,还请主公恕罪。”

“难以说出口?”刘备心中疑云顿生,忽然想起他最近几番回洛阳时,荀爽、桥玄等人都正巧有事不能相见,但是事后想想,他又觉得荀爽等人应该没有忙到那种程度,照这么看来,倒说不定是有心避而不见,而原因只怕是对他不利。

如果不是这样,荀彧一定不会这么痛苦,而最后关头,荀彧还是选择以这种方式来告诉自己。刘备在一瞬间得出了一个让他心悸的结论,而最让他心寒地是,故意避而不见他的人中还有自己的岳父大人——司徒王允。

到底是原因让这几个一直与自己交好、甚至有姻亲关系的大臣忽然对自己生出不利之心呢?刘备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他扪心自问,觉得自己既没有嚣张跋扈,更没有仗势欺凌幼主,即便是可以代行天子诏这个权力也没有全部揽在自己身上,很多大事还是交给了三公,让三公共同斟酌行事。

“文若,除了三公之外,还有那些大臣参与了此事?”刘备淡淡的问道,但是眼神冷冷的盯住了荀彧。

荀彧长叹一口气,“主公,说道此事,其实不能全怪三公他们。前番吕布挟河内大军前来攻城,主公带着关、张二位将军及仲德去城旁树林埋伏,便是这时,官渡的袁绍送来一封书信,说道他与鲜卑、乌桓以及南匈奴三部已谈好,三部今冬皆不侵边,而是各借五万大军给袁绍,以助他夺京师之用。送信地使者竟将袁绍与三部的盟书一并送来,同时提出奉大皇子为君,并将主公交给何进处置。此事已多有争议,据说王允司徒便是因为此事气病了。”

“岂有此理!”刘备重重的一巴掌拍在那块大石头上,嘴角咬出血丝来。他没有想到自己在为朝廷浴血拼杀,而那些大臣因为惧怕三部同时出兵,居然要将他拱手交给敌人,这种背叛让他感到一种撕心裂肺的疼痛。

“主公,”荀彧“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若是他日主公肃清朝堂,还请手下留情,这些大臣不过是一时糊涂。”

“文若,这件事你是怎么知道的,公达可知此事?”

荀彧摇头道,“公达应该还不知道。家叔不曾在我们面前提起,但是我的岳父却提醒我不可再跟随主公,彧因觉得此事蹊跷,便私底下问了唐小姐,因此得知此事。”

刘备缓缓点头,一脸的阴霾。

本来夺取长安的目地是打通京畿的另一条粮路,同时通过夺取长安,扩大京师的声望,以压制何进和大皇子,但是现在形势有了变化,他必须考虑将京师暂时排除在防御体系里,因为对手已经增加了一股极为强大的力量,而他则四面楚歌。

**

大家如果有月票,并且觉得给刀子值得,那就更加谢谢了。

...
本章已完成!
上一页重生之我是刘备章节列表下一章